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6的文章

現象介紹:原住民在光復後的集體改宗

以 下文章,是作為我開始探討基督宗教聖樂本色化的切 入文,可以說是一個背景的介紹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        滿清政府治理台灣期間,台灣教會在台灣平埔族的傳教工作,其實已經有初步進展。1945年以前,道明會在台灣的萬金天主堂,可以說是傳教最成功的範例,當時萬金天主團已經在台灣訓練一批優秀又熱心的本地傳道員,並協助道明會神父在嘉南平原閩南地區開教,建立地方團體。在十九世紀末,以這類型的福傳成效的例子也出現在彰化埔心鄉的羅厝村,以及嘉義縣大林鎮的沙崙古老堂區。但總而言之,當時的原住民福傳佈教的族群以平埔族居多,大致有 屏東內埔鄉的 老埤 村 西拉雅族、馬卡道族(註1)或沙崙里霧部落洪雅族。當然也有其他的平埔族要求道明會傳教士到他們的部落開教,但是都因缺乏人手與經濟來源,而沒有答應其要求。         自1895年至1937年,滿清政府將日本與澎湖諸島割讓台灣,開始了日本統治的時代。使得當時基督宗教從在日據時代的宣教工作一度受阻。日本政府對基督宗教的傳佈,採不鼓勵也不排斥的態度,但是由於當時漢化的平埔族,也沒有繼續為日本政府帶來安定,為此日本政府歧視基督宗教,甚至禁止傳教士接觸尚未漢化、山區或東部濱海的原住民。此現象至 1945年台灣光復之初,也結束了五十年的日據時代,才開始改變。         簡言之,滿清政府時期,基督宗教的傳入台灣平埔族,其實仍占有一定的影響力,而在日據時期開始醞釀發酵,在光復之後收成了果子。以天主教為例,天主教在1895年的受洗信徒數只有1090位,其中有一半是萬金的教友,但是到1945年台灣光復後,天主教會一共有9737位受洗,大約有六分之一是萬金與五塊厝的信徒。(註2) 在基督教的研究中,對於關於戰後集體的改信現象有不少的探討。根據社會學者的研究, 1918 年~ 1950 年,基督宗教在台灣原住民部落的成長率有百分之 61 ,每年平均為百分之 2 的成長。但是光復初期全省大約有 400 個教會(包括天主堂)成立,到 1981 年的總成長率為百分之 575 ,平均每一年為百分之 19 的成長。          因此也可以看出在這段日本統治時期,原住民族以十倍的速度歸信基督宗教。無

合唱家永恆星聲音樂會導聆

這 是我在2015年聖誕節《永恆星聲》寫的樂曲解說與導 聆 (閱讀時也請聆聽音樂會現場錄影: 《永恆星聲》 )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今年路思義合唱家聖誕音樂會,上下半場的節目安排,貫穿古今中外三百年,並穿插有風格迥異的音樂,都是由相當膾炙人口聖誕歌曲改編,也是許多人朗朗上口的歌曲,期待能給聽眾濃濃的聖誕氣息。 音樂會以最具聖誕合唱代表性的一個小品《Lo, How a Rose E'er Blooming》開場,這是16世紀依德語傳統旋律創作的聖誕歌曲,由十六世紀詩人Tr. Theodore Baker所做,內容描述在一朵玫瑰的身上,發現《聖經》〈以賽亞書〉中對於耶穌基督降生的預言應驗了,祂就是那位耶西的後裔。這首M. Praetorius編曲的版本,純粹的展現人聲在和聲中逐步地前進展之美。和聲使用了被稱為延留音或先現音的暫留技法,藉由在聽覺上對和聲的預期,將原本a和聲進展至b和聲,但卻留了一個a和聲的音,使b和聲與這個延留音產生不和諧的感覺,而當行進到b和聲該有的音時,才會有 完整和諧音響效果 。如此各聲部輪流出現延留音的不諧和與被解決後的諧和音,透過張力與解決,創造出了聲音綿延不停的聽覺感受。這第一曲意味著今晚路思義合唱家,期待帶給聽眾一個單純古老卻歷久不衰的聖誕故事。 今年我們在下半場的頭尾,則挑戰了聖誕合唱的經典曲目:韓德爾(Handel)《彌賽亞》(Messiah)神劇中,〈哈利路亞〉( Hallelujah Chorus from “Messiah") , 以及〈耶和華的榮耀〉(And The Glory of The Lord, from "Messiah" )兩曲。彌賽亞是韓德爾於1741年創作的神劇,「神劇」顧名思義是有關聖經故事編成音樂戲劇,劇中有唱說唱式的朗頌調由旁白演唱,也有獨唱或重唱的詠嘆調,當然也有合唱。韓德爾的彌賽亞自從1742年首演之後,促使神劇的創作達到最高峰,在當時英國風靡神劇的狀況,從每年舉辦為期兩週的神劇狂歡節可見一般,也在當時奠定了以頌讚傳唱聖經福音的基礎。本劇中一開始採用《聖經》〈以賽亞書〉預言彌賽亞降生的經文,接著是耶穌降生、生平和最後救贖等三個段落的故事。彌賽亞會如此風靡的主要原因,是他的合唱